滚筒转速与倾角:合理的转速(通常 1-8 转 / 分钟)和倾角(3°-5°)设计可确保物料在筒内停留时间均匀,避免局部过热或干燥不充分。若设计不当,可能导致物料堆积或滑落速度过快,影响干燥一致性。
抄板布局:抄板(提升物料的装置)的形状、间距和角度决定了物料的分散程度。例如,组合式抄板(如升式 + 螺旋式)可兼顾物料提升和推进,使干燥更均匀;若抄板磨损或安装错误,可能导致物料翻动不充分,出现 “干湿不均"。
热源稳定性:采用蒸汽加热、电加热或燃气加热时,热源的温控系统精度直接影响筒内温度稳定性。例如,燃气加热若燃烧器调节不良,可能导致温度波动超过 ±5℃,影响干燥质量。
滚筒同心度:制造时若滚筒同心度偏差超过 0.5mm,运行中可能产生振动,导致物料分布不均,甚至引发设备故障。
耐磨材质:筒体内壁若采用普通钢材,长期接触高硬度物料(如矿渣、砂石)易磨损,导致筒体变形,影响物料运动轨迹和干燥均匀性。采用耐磨钢板(如 NM400)或内衬陶瓷可延长使用寿命,维持稳定性。
湿度与粒度均匀性:若进料湿度过高(如超过 30%)或粒度差异大(如块状与粉状混合),可能导致筒内阻力不均,局部物料堆积,干燥后的含水率波动可达 ±3%。
进料速度:恒定的进料速度(如通过变频给料机控制)是稳定干燥质量的关键。进料忽快忽慢会导致滚筒负荷变化,影响热交换效率,例如进料量突然增加 20% 时,出料含水率可能升高 1-2%。
烘干温度:不同物料的最佳烘干温度不同(如煤炭 80-150℃,污泥 70-120℃)。温度波动超过 ±10℃时,干燥效率和质量会显著变化。例如,烘干粮食时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焦糊,过低则含水率不达标。
风量与风速:风量不足会导致筒内湿气滞留,物料返潮;风速过高则可能带走未充分干燥的细颗粒物料。合理的风速(如 1-3m/s)需与物料特性匹配,例如烘干轻飘物料(如秸秆)时风速应偏低,避免物料被吹走。
转速稳定性:转速波动超过 ±0.5 转 / 分钟时,物料在筒内的停留时间变化可达 5-10 分钟,导致干燥程度不一致。采用变频电机驱动可将转速波动控制在 ±0.1 转 / 分钟以内。
托轮与挡轮磨损:托轮磨损导致滚筒轴线偏移,可能使物料向一端堆积,出料含水率偏差可达 2-3%。定期调整托轮间距(误差≤2mm)可避免此类问题。
抄板磨损:抄板厚度磨损超过 50% 时,物料提升效果下降,可能导致干燥效率降低 10-15%,需及时更换。
密封装置老化:滚筒进出口密封件(如迷宫式密封)老化会导致漏风,热效率下降,筒内温度波动增大,影响干燥质量。建议每 6 个月检查密封性能,泄漏率控制在 5% 以内。
筒内积料:若物料粘性大(如污泥),易粘附在筒壁和抄板上,形成 “结疤",导致局部热传导受阻。定期清理(如每周一次)可避免积料厚度超过 20mm,影响干燥均匀性。
热风管道堵塞:管道内积尘或物料碎屑堆积会降低风量,需每月检查管道压降,当压降超过设计值的 15% 时,需进行疏通。
含水率波动:同一批次物料含水率差异超过 5% 时,干燥后的产品含水率标准差可能增大 0.8-1.2%。建议进料前进行预均化处理(如混料仓搅拌)。
热敏感性:热敏性物料(如食品、医药原料)对温度敏感,温度超过临界值(如 60℃)会导致成分破坏。需采用低温干燥(如 50-60℃)并精确控温,温度波动需控制在 ±2℃以内。
腐蚀性物料:如酸性矿渣会腐蚀滚筒内壁,导致金属离子混入物料,影响产品纯度。需采用耐腐蚀材质(如不锈钢 316L)或内衬防腐涂层,定期检测腐蚀速率(≤0.1mm / 年)。
梁山成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德行化工)版权所有 GoogleSitemap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