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高效液相色谱仪 岛津2030型 运行稳定2019年产
高效液相色谱仪作为物质分析的 “微观分离器",其工作原理基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之间的分配差异。这一过程看似复杂,实则是多个精密系统协同运作的结果,从样品进入仪器到最终生成分析数据,每一步都蕴含着严谨的科学逻辑。
核心分离机制:分配平衡的动态过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分离核心在于固定相与流动相的协同作用。固定相是填充在色谱柱内的多孔性材料,常见的有化学键合硅胶、离子交换树脂等,其表面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流动相则是由溶剂组成的液体,在高压驱动下持续流过色谱柱。当样品溶液被注入流动相后,会随着流动相进入色谱柱,此时各组分开始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发生反复的分配、吸附、解吸或离子交换反应。
不同物质因分子结构和极性差异,与固定相的作用力强弱不同。例如,极性较强的组分更容易被极性固定相吸附,在色谱柱内停留时间较长;而非极性组分则更易溶于非极性流动相,迁移速度更快。这种 “吸附 - 解吸" 的动态平衡持续进行,最终使原本混合在一起的组分按照迁移速度差异在色谱柱末端实现分离,就像不同速度的选手在跑道上逐渐拉开距离。
关键系统的协同运作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工作流程由四个核心系统紧密配合完成。输液系统是动力源泉,高压泵能将流动相以 0.1-10mL/min 的精确流速输送至色谱柱,压力可高达 40MPa。这种高压环境不仅加快了分析速度,还能让流动相更充分地渗透到固定相的微孔中,增强分离效果。在分析复杂样品时,梯度洗脱装置会按预设程序改变流动相的组成比例,比如从 5% 甲醇水溶液逐渐切换为 95% 甲醇水溶液,通过调整极性来优化分离效率。
进样系统负责将微量样品(通常为 1-100μL)精准注入流动相。现代仪器多采用六通阀进样,当阀处于 “装载" 位置时,样品被注入定量环;切换至 “进样" 位置后,流动相将样品带入色谱柱,避免了手动进样的误差。自动进样器更是实现了批量样品的连续分析,进样精度可达 ±0.5%,确保实验数据的重复性。
检测系统是 “识别眼睛",当分离后的组分依次流出色谱柱时,会进入检测器接受信号采集。荧光检测器则针对能发出荧光的物质,灵敏度比紫外检测器高 10-1000 倍,适合痕量分析。例如检测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时,荧光检测器能捕捉到万亿分之一克的含量,相当于在一个标准游泳池中检测出一粒盐。
数据处理系统将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转化为直观的色谱图,横轴为保留时间(反映组分性质),纵轴为峰面积(代表组分含量)。软件会自动计算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峰高和峰面积,通过与标准样品比对,即可完成对未知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手岛津LC-2030高效液相色谱仪 自动进样操作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