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PRODUCT DISPLAY
技术支持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支持 >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注意事项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注意事项
  • 发布日期:2025-08-05      浏览次数:176
    •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注意事项

      高效液相色谱仪是高精度分析仪器,其性能和寿命与操作规范密切相关。以下是使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的注意事项,涵盖样品制备、仪器操作、维护保养等关键环节:

      一、样品制备与预处理注意事项

      1. 样品纯度与溶解性
        • 确保样品溶解于流动相或兼容的溶剂中,避免悬浮颗粒或不溶物(否则会堵塞色谱柱、单向阀或进样器)。

        • 若样品含颗粒,必须经0.22μm 或 0.45μm 滤膜过滤(根据色谱柱粒径选择,如 5μm 柱用 0.45μm 滤膜),过滤时使用一次性针式过滤器,避免交叉污染。

        • 避免样品中含有强腐蚀性物质(如浓酸、浓碱)或与色谱柱固定相反应的成分(如硅胶柱忌强碱,反相柱忌强极性溶剂过量)。

      2. 样品溶剂选择
        • 溶剂需与流动相互溶,避免因溶解度差异导致样品析出(如流动相为水 - 甲醇,样品溶剂若为纯乙腈可能引发沉淀)。

        • 溶剂强度不宜超过流动相(如反相色谱中,样品溶剂为纯甲醇,而流动相为 50% 甲醇 - 水,可能导致峰展宽或分裂)。

        • 挥发性样品需密封保存,避免溶剂挥发改变浓度。

      二、流动相配制与使用注意事项

      1. 流动相纯度与处理
        • 必须使用色谱纯试剂(如甲醇、乙腈)和超纯水(电阻率≥18.2MΩ・cm),避免杂质污染色谱柱或检测器。

        • 含水流动相需现配现用,避免长菌

        • 缓冲盐溶液(如磷酸盐、醋酸盐)需经减压抽滤(用 0.22μm 水系滤膜)并超声脱气 15-20 分钟,去除气泡(气泡会导致泵压不稳、基线噪音或鬼峰)。

      2. 流动相兼容性
        • 混合不同溶剂时需缓慢搅拌,避免放热或沉淀(如乙腈与水混合会放热,需冷却后使用)。

        • 梯度洗脱时,两种溶剂的互溶性需提前验证(如正己烷与甲醇部分不互溶,可能导致压力骤升)。

        • 更换流动相时,需用过渡溶剂冲洗系统(如从水相换为有机相,先用 50% 有机相过渡),避免固定相被破坏(如硅胶柱遇水膨胀,需逐步更换)。

      3. 流动相储存
        • 含缓冲盐的流动相需冷藏(4℃),使用前恢复至室温并重新脱气,避免温度变化产生气泡。

        • 有机溶剂需密封避光保存,防止挥发或降解(如四氢呋喃易氧化生成过氧化物,需定期检查)。

      三、仪器操作核心注意事项

      1. 泵系统操作

      • 开机前确认溶剂瓶内有足够流动相,输液管路过滤器浸入溶剂(避免吸空进气)。

      • 启动泵前需排气泡:打开排液阀,以 3-5mL/min 流速冲洗 1-2 分钟,直至流出液无气泡(注意不同溶剂的冲洗顺序,避免沉淀)。

      • 设定流速需逐步增加(如从 0.5mL/min 升至 1mL/min),避免瞬间高压损坏泵或色谱柱;最大流速不超过色谱柱耐受范围(如 4.6mm 内径柱通常≤1.5mL/min)。

      • 泵压异常时立即停机:正常压力范围因色谱柱和流动相而异,若突然升高(可能堵塞)或骤降(可能泄漏),需排查原因(如更换滤头、检查管路接头)。

      2. 进样系统操作

      • 手动进样器:

        • 进样前用样品溶液冲洗进样针 5-10 次,避免残留污染;针内气泡需排尽(针尖朝上轻弹)。

        • 进样量不超过定量环体积的 50%(如 20μL 定量环,最大进样 10μL),否则会导致超载或峰展宽。

        • 切换 “Load" 和 “Inject" 状态时动作缓慢,避免压力波动。

      • 自动进样器:定期清洁样品瓶和进样针,避免交叉污染;样品盘需保持水平,防止样品泄漏。

      3. 色谱柱保护与使用

      • 新柱使用前需用纯溶剂冲洗(如反相柱用甲醇冲洗 30 分钟),活化固定相。

      • 加装保护柱(与分析柱填料相同),减少样品基质对分析柱的污染。

      • 每次实验结束后,需冲洗色谱柱:

        • 含缓冲盐的流动相:先用 10%-20% 甲醇 - 水冲洗 30 分钟,去除盐残留(避免结晶堵塞),再用纯甲醇 / 乙腈冲洗 30 分钟保存。

        • 反相柱长期保存需浸泡在纯甲醇 / 乙腈中,正相柱需用正己烷保存,两端密封防止干涸。

      4. 检测器操作

      • 紫外检测器(UV)

        • 开机后需预热 30 分钟,确保基线稳定;检测波长选择样品的最大吸收峰,避开流动相吸收波长(如甲醇截止波长 205nm,乙腈 190nm)。

        • 流通池需保持清洁,若有气泡可通过提高流速或轻敲池体排除;污染后可用稀硝酸或甲醇冲洗。

      • 荧光检测器:避免强光直射,样品需有荧光活性或衍生化处理;激发 / 发射波长需优化以降低背景噪音。

      • 检测器出口管路需保持通畅,避免背压过高(如管路打结会导致流通池损坏)。

      四、关机与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1. 正确关机步骤
        • 实验结束后,按 “流动相冲洗→停泵→关检测器→关主机" 顺序操作,禁止直接断电。

        • 若长期不用,需将泵内和色谱柱中的缓冲盐冲洗干净,防止结晶堵塞;溶剂瓶内灌满纯溶剂(如甲醇),避免泵密封件干涸老化。

      2. 日常维护要点
        • 每周检查输液管路是否有漏液、老化,及时更换破损管路(尤其是接头处)。

        • 每月清洁泵的单向阀:若出现压力不稳或流量不准,可拆卸单向阀用甲醇超声清洗(注意区分进出口方向)。

        • 定期校准仪器:如泵的流量准确度、检测器的波长精度和灵敏度(用标准品如萘的甲醇溶液校准 UV 检测器)。

        • 保持仪器清洁:样品溢出后立即用有机溶剂擦拭,避免腐蚀仪器表面;色谱柱存放于专用柱盒,避免碰撞。

      五、安全注意事项

      • 有机溶剂(如甲醇、乙腈)具有毒性和易燃性,需在通风橱内操作,远离火源,佩戴手套和护目镜。

      • 高压系统(泵压通常 0-40MPa)运行时禁止拆卸管路或接头,防止液体喷射伤人。

      • 接触生物样品或有毒介质后,需清洁进样针、样品瓶等,避免交叉污染或健康风险。


      遵循以上注意事项可有效延长仪器寿命、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操作前务必熟悉所用 HPLC 型号的说明书,针对特殊配件(如制备柱、蒸发光检测器)需额外注意其专用规范。



    联系方式
    • 电话

      15106375376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