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条件确认:确保实验室温度(20-25℃,波动≤±2℃)、湿度(40%-60%)符合要求,避免阳光直射、振动(如远离离心机)和强电磁干扰;通风良好,废液收集装置就位。
物料与耗材准备:
流动相:按分析方法配制(如甲醇 - 水、乙腈 - 磷酸缓冲液),需经 0.45μm(有机相用有机相滤膜,水相用水相滤膜)超声脱气 15-20 分钟(去除气泡,避免流路波动);
色谱柱:确认型号与分析方法匹配(如 C18 柱用于反相分析),检查柱芯是否完好、接头无破损;
标准品:准备已知浓度的标准对照品,用于后续校准与性能验证;
辅助耗材:进样针、样品瓶、滤头、密封圈等,确保洁净无污染。
安全检查:检查电源、废液管连接牢固,流动相无泄漏风险,腐蚀性试剂(如缓冲液、酸碱性流动相)需做好防护。
部件完整性检查:确认泵、进样器、柱温箱、检测器(如 UV 检测器)、工作站等模块连接正常,电源线、数据线、流路管无破损松动。
流路连接检查:
按 “泵出口→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流通池→废液管" 的顺序核对流路,接头处用手拧紧(避免过紧导致管路变形,或过松导致漏液);
检查管路是否有弯折、堵塞,更换老化的密封圈(如泵头密封圈、色谱柱接头密封圈),防止漏液。
检测器状态检查:打开检测器,确认光源(如 UV 检测器的氘灯)点亮正常(无报警、能量稳定),流通池无气泡、污染。
排气泡操作:
打开泵的排气阀(Purge 阀),设置流量 5-10mL/min,用流动相冲洗泵头和管路,观察废液管流出的液体无气泡(持续 2-3 分钟),关闭排气阀;
若气泡较多,可反复切换流动相通道、轻敲管路,确保泵头内无气泡残留(气泡会导致流量波动、压力异常)。
流量校准:
设定目标流量(如 1.0mL/min),用干净的容量瓶收集废液,计时 10 分钟,称量收集液质量(或读取体积),计算实际流量(误差需≤±2%);
若流量偏差过大,调整泵的流量补偿参数,或检查泵头单向阀、密封圈是否磨损(磨损会导致流量不准)。
压力稳定性测试:
关闭检测器流通池入口(或用堵头封堵色谱柱出口),设置流量 1.0mL/min,观察泵压力变化,30 分钟内压力波动≤±5%;
若压力骤升(可能是管路堵塞),反向冲洗管路或更换滤头;压力骤降(可能是漏液),逐段检查接头处并拧紧。
梯度洗脱预调试(若需):
若分析方法采用梯度洗脱(如甲醇比例从 30% 升至 80%),设定梯度程序,运行 1-2 个空白梯度周期,观察泵的混合比例准确性和压力变化平滑度(无突升突降)。
色谱柱活化(新柱或久置柱):
反相色谱柱(如 C18):用纯甲醇或乙腈以 1.0mL/min 流量冲洗 30-60 分钟,去除柱内保存液(如甲醇),激活固定相;
正相色谱柱:用正己烷 - 异丙醇混合液冲洗,避免直接用极性溶剂冲击柱床。
系统平衡:
切换为分析方法规定的流动相,以 1.0mL/min 流量冲洗系统,同时开启柱温箱(设定方法要求的温度,如 30℃);
观察检测器基线(如 UV 检测器的吸光度基线),当基线漂移≤0.001AU/h、噪声≤0.0005AU 时,视为平衡完成(通常需 30-60 分钟,复杂样品或缓冲液流动相可能需更长时间)。
进样针校准:检查进样针的密封性(吸取标准液后,针尖朝上无滴漏),用标准液反复吸排 3-5 次,确保无气泡残留。
进样量准确性测试:
设定进样量(如 20μL),连续进样 5 次已知浓度的标准品,记录峰面积,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2%),确保进样重复性;
若 RSD 过大,检查进样器的定量环是否污染(用流动相冲洗定量环)、进样针是否堵塞,或调整进样器的推针速度。
波长校准(UV/Vis 检测器):
用标准波长溶液(如萘的甲醇溶液,特征波长 220nm、285nm;或汞灯特征波长)进行波长校准,误差需≤±1nm;
若波长偏移,通过工作站调整检测器的波长补偿参数,或更换老化的光源(氘灯使用寿命通常为 1000 小时)。
灵敏度与基线调试:
设定检测器的检测波长(如 254nm)、响应时间(通常 0.1-0.5 秒),运行空白流动相,观察基线噪声和漂移(需符合方法要求,如噪声≤0.0005AU);
若基线漂移过大,检查流动相是否纯净(更换新配制的流动相)、流通池是否污染(用甲醇或异丙醇冲洗流通池);若噪声过大,排查光源能量不足或流通池有气泡。
检测器信号连接:确认检测器与工作站的数据传输正常,峰形采集完整(无丢峰、峰形畸变),调整积分参数(如峰宽、斜率灵敏度),确保峰识别准确。
分离度(R):相邻两个标准品峰的分离度≥1.5(确保峰不重叠);
理论塔板数(N):针对标准品主峰,计算理论塔板数(N=16×(tR/W)²,tR 为保留时间,W 为峰宽),需符合色谱柱规定(如 C18 柱对苯的理论塔板数≥5000);
拖尾因子(T):主峰拖尾因子在 0.95-1.05 之间(拖尾过大会影响定量准确性);
重复性:连续 5 次进样标准品,主峰保留时间 RSD≤1%,峰面积 RSD≤2%;
定量准确性: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回收率,回收率在 95%-105% 之间(针对定量分析)。
系统清洗:调试完成后,用纯溶剂(如甲醇)冲洗系统 30 分钟,避免缓冲液残留导致管路堵塞或色谱柱损坏;
参数保存:将调试好的泵流量、柱温、检测器波长、进样量等参数保存为方法文件,便于后续使用;
记录归档:记录调试日期、环境条件、流动相配比、标准品信息、各项性能验证数据(压力、流量、峰面积 RSD 等),建立设备调试档案,便于追溯和维护。
压力过高:管路堵塞→反向冲洗或更换滤头;色谱柱污染→用强溶剂冲洗柱;
基线漂移大:流动相未脱气→重新超声脱气;柱温不稳定→检查柱温箱;
峰形拖尾:色谱柱老化→更换色谱柱;流动相 pH 不当→调整缓冲液 pH;
进样重复性差:定量环污染→冲洗定量环;进样针漏气→更换进样针。
通过以上系统性调试,高效液相色谱仪可达到稳定、精准的分析状态,为后续样品检测提供可靠保障。若涉及特殊检测器(如质谱检测器、荧光检测器),需额外按对应检测器的校准规范补充调试步骤。





梁山成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德行化工)版权所有 GoogleSitemap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