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研发阶段:新药研发时,需通过它测试不同配方、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的药物溶出速率,优化配方,确保药物能在人体中有效溶解并被吸收。
药品生产质控:药厂生产过程中,每一批药品都需抽样检测溶出度,判断药品是否符合生产标准,避免因工艺波动导致溶出不合格(如药片硬度不均、包衣过厚导致溶出慢)。
药品监管与抽检:药监局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市面上的药品进行抽检时,用它检测溶出度,判断药品是否与原研药质量一致,防止劣质药、仿制药药效不达标。
向仪器的溶出杯(通常 6-8 个,可同时检测多份样品)中加入规定的 “溶出介质"(如模拟胃液的盐酸溶液、模拟肠液的磷酸盐缓冲液),并通过仪器的温控系统将介质温度稳定在 37℃±0.5℃(接近人体体温)。
校准仪器的转速(根据药典要求设定,如 50 转 / 分钟、100 转 / 分钟),确保搅拌桨或转篮的转速精准,模拟人体消化道的蠕动效果。
将待检测的药品(如 1 片药片、1 粒胶囊)放入溶出杯的转篮中(或直接投入介质,根据剂型选择),启动仪器,搅拌桨开始按设定转速转动,药物在溶出介质中逐渐溶解,进入溶出阶段。
仪器按预设的时间点(如 5 分钟、15 分钟、30 分钟、60 分钟,根据药品特性设定)自动启动取样装置,通过取样针从溶出杯中抽取定量的溶出液(通常几毫升)。
取样后,仪器会自动过滤溶出液(去除未溶解的药渣或辅料),并将滤液送入后续检测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仪),同时部分仪器会自动补充等量的新鲜溶出介质,维持溶出杯内体积稳定,确保检测准确性。
后续检测设备(如液相色谱仪)会分析溶出液中药物的浓度,仪器配套软件会根据不同时间点的药物浓度,绘制 “药物溶出曲线",计算出药物在规定时间内的溶出度(如 60 分钟内溶出量占标示量的百分比),最终判断药品溶出是否合格。
检测更精准:避免人工取样时的温度波动、取样量误差、污染风险,且自动过滤和补液功能能减少外界干扰,确保溶出数据真实可靠。
效率更高:可同时处理多份样品,且按预设时间自动完成取样,无需人工值守,大幅节省人力,尤其适合药厂批量质控或实验室高频检测场景。





梁山成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德行化工)版权所有 GoogleSitemap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

